关注艺考|艺考机构请语数外老师“提分”-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8/26 10:19:55
来源:齐鲁晚报

关注艺考|艺考机构请语数外老师“提分”

字体:

  凌晨三点的灯光下,音乐生乔燕鹏的手还在抖。这只常年拉二胡的手,正小心地输着准考证号。6月25日查到432分时,他尖叫出声——这个比去年高197分的文化课成绩,终于帮他敲开了江西师范大学的门。放在以前,艺考生拼专业就行,但现在不一样了。2025年是艺考改革第二年,从高校到高中都在变,连一直只抓专业课的艺考机构,也开始重视起了语数外。

  高校:

  文化课不过关

  专业再好也白搭

  现在想考艺术院校,光专业好可不够,文化课成了硬门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早就抬高了标准:2023年把美术生文化课要求,从本科一批线的80%提到100%,还加了文化素养测试;2025年更严,得超本科一段线30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这些名校也跟上,都要求文化课过普通本科线。

  济南美术生周忠诚最有体会。他复读三年,今年才以专业第23名、文化课581分考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年以前,440-460分的文化课成绩还能试一把,现在低于550分,连门都摸不到。”

  山东的高校也能看出变化。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今年录取的艺考生里,400-500分文化课成绩的考生比去年多145人,500分以上有7人;山东女子学院按综合成绩录取,艺术生的录取排名比往年高不少。

  “以前学生文化课差,设计时连基本的计算都费劲,产品光好看不实用。”山东高校美术设计类资深教授齐路(化名),以前当过山东省美术类专业统考的主考官,他认为,现在提高文化课要求,就是让艺考回归本质,“得让学生既懂艺术,又有文化底子,这样设计学科才能走远”。

  高中:

  半天学专业

  半天补文化

  高校门槛一高,高中的教学也跟着变。以前艺考生把心思全放在专业上,现在得“两条腿走路”,文化课再也不能落下。

  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自2024年起,使用省级统考成绩的专业,高考文化课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包括美术、音乐、舞蹈等主流专业。

  今年是山东实施艺考改革第二年,菏泽市单县二中的艺考成绩很亮眼:1050名美术生参加考试,949人考上本科。秘诀就是抓文化课。

  “高三上学期,学生半天学专业,半天补文化课。”单县二中校长闫德文说,10月中下旬会停一个月文化课,让学生全力冲专业——但前提是早早把文化底子打牢。

  “等专业课考完,学生带着合格证回来,补文化课的劲儿更足。”闫德文说,这种安排不光能提成绩,还能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以前有些美术生觉得学艺术不用学文化课,现在知道两手都得硬。”

  单县二中艺体中心副主任张艳丽也常跟学生强调:“别觉得专业好就万事大吉,文化课不达标,再厉害的专业成绩也白搭。”据她透露,现在专业老师和文化课老师会一起盯学生,两边都不放松。

  艺考生:

  从文化课“零基础”

  到“死磕政史地”

  高校和高中的变化,最终都落到了考生身上。以前艺考生多是文化课差才学艺术,现在想上岸,得专业、文化课一起拼,付出的精力比以前多太多。

  山西音乐生乔燕鹏就是这么过来的。2024年山西艺考改革,音乐类文化课占比从三成提至五成。他应届毕业时专业课不错,可200多分的文化课让他落了榜。

  复读这一年,他每天凌晨5点背书,夜里12点前没睡过,硬把文化课从“零基础”提到432分。“每天过200个单词,做一套政史地卷子。”乔燕鹏说,累了就看写字台上的字条——“今年还想考不上吗?”然后接着学。

  济南美术生周忠诚也一样,为了补数学,从第一年的80多分,到今年专攻基础题、靠步骤得分,最后拿到126分。

  “以前学艺术是躲文化课,现在得主动啃。”不少考生说,现在花在语数外上的时间,快赶上专业课了。

  机构:

  语数外老师请进门

  文化、专业并驾齐驱

  考生要补文化课,培训机构也得跟着变,以前“重专业、轻文化”的老路子走不通了。过去机构只抓专业课,现在纷纷把语数外老师请进门。

  一家中大型画室的负责人刘君(化名)今年明显感觉到变化:“过去每年能有300多名美术生,今年的报名人数少了近三分之一。”更关键的是,他经常被家长和学生问“能不能补文化课”,“机构再不调整就没活路了”。

  应艺考生家长要求,济南一家画室就新招了几位文化课老师。据工作人员小路(化名)透露,“这些老师工资高,但考核严,得不断帮学生提炼解题技巧,少走弯路。”

  刘君的画室也组建了文化课团队,还外聘了督导老师,人员多了五人,主要督促艺考生学习,及时给有需要的学生答疑。“小机构船小好掉头,我们大机构调整难,但不调整不行。”他预测,未来两年,会有一批只抓专业、不补文化课的小画室撑不下去。

  新政策调整之下,也有机构开始与高中合作。以济南梦工场为例,通过与高中配合,来确保美术生的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驾齐驱。针对不少美术生“瘸腿”的文化课,机构和高中在教学教研方面协作,研发适合艺术生的教学体系,通过重点题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在济南梦工场执行校长张亚楠看来,机构未来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但这只针对那些有准备和有前瞻性的画室。这种现状,现在的美术培训机构得认,也得面对。

  专家:

  改变培养方式

  艺考回归本质

  艺考改革给行业带来了积极一面。“现在来学艺术的,多是真喜欢、文化课还不错的学生。”做艺考20多年的潍坊恒艺美术教育的校长韩云鹏说,政策筛掉了想“走捷径”的人,留下的都是愿意沉下心学的,这对行业是好事。

  记者注意到,艺考改革不只是提高了入学门槛,还在改变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培养方式。文化课基础好的学生,在专业学习里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今年1月,新民晚报曾报道称,学科交叉特别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被引入艺术领域,使得艺术专业教育会加入许多理工科课程,未来的艺术专业学生应当是文化科目与专业科目双强。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艺术类招生为例,录音艺术、音乐设计与制作这些专业,把高等数学、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列为必修课。这在以往的音乐类专业中很少见。

  “不少学生是为了考学而学艺术,进了大学才发现,专业学习比想的难。”齐路透露,高校也在实践中发现,美术生文化课基础太差,会影响设计理念和产品功能落地。“这次艺考改革其实是‘回归本质’。规范专业课考试,提高文化课要求,这样设计学科才能长远发展。”

  从高校提门槛、高中调模式,到考生拼文化课、机构补语数外,艺考的“文化课变革”已经波及全链条。齐路表示,对艺考生来说,艺考再也不“易考”,但对行业而言,这样的改变,正在让艺考回归它该有的样子。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