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主城区北部,高大的桥梁架起巨大的人字形交叉铁路路基,人字的两条“腿”分别从天津、济南方向延伸而来,在此处会聚成一枚箭头,直插进滨州最大的一片工地——滨城区高铁施工现场。
高铁,滨州人的梦。如今梦境正照进现实,在这座城市的“一号工地”上,每一名建设者都在认真书写着滨州的高铁历史。
高铁速度 主城担当
“目前最新的进展是站场土石方填筑工程完工了。”近日,在滨州高铁施工现场,中铁三局津潍高铁BWZH-1标副经理张焕领说。脚下,路基填筑工程已基本完工,铺轨工作箭在弦上;不远处,塔吊林立的站房施工现场,滨州站的新貌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项目涉及4家业主单位、8家承建单位;49.75公里的项目里程全市最长,横跨3条高速公路、3条国省干道、7条大型河流干渠,上跨3条既有铁路,贯穿4个镇办、54个村居,共拆除房屋428处、征地近9万平方米……
项目建设,征迁先行。开工伊始,滨城区高铁建设指挥部27个成员单位联动攻坚,仅用11个工作日便完成津潍高铁170亩滨州制梁场临时用地批复。
两条500KV超高压迁改工程是影响津潍高铁“三电”迁改的控制性工程,市、区两级高铁建设指挥部强化现场专业技术指导、协调和保障,施工单位紧抓施工方案制订、计划申报,合理组织施工力量,多方合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成功在停电窗口期内啃下这块硬骨头。
全线“首桩”“首墩”“首榀箱梁”制架,津潍高铁全线首个连续梁0号块浇筑、首个大跨度连续梁合龙,济滨高铁全线首个“四电”用房封顶、首个完成制架梁全部任务……
在一个个“第一”诞生的同时,这个工地不断刷新着滨州高铁建设的进度条。
百年新城 始于地下
高铁项目快速推进的同时,更大规模的高铁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也在稳步实施。
滨州站以南的黄河十九路位于高铁新城的东西中轴线上,它不但是高铁新城的交通大动脉,更是未来支撑新城建设的“超级生命线”。在这条路上,每公里造价超亿元的综合管廊工程正在地下6米处缓慢掘进。
管廊采用单舱布置,廊内容纳给水、再生水、通信、电力等管线。作为滨州市首个地下管廊工程,它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更为高铁片区的可持续发展、高效运营和未来扩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管廊极大地提高了管线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能力,确保即使在极端天气或意外情况下也能维持核心功能。把城市韧性理念融入高铁的建设中,这条综合管廊的打造给片区的建设打下了“铜帮铁底”。
“在高铁站区域建设综合管廊,体现了滨州市对高铁片区乃至城市未来发展的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理念。它确保了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需求,避免因基础设施容量不足或落后而制约高铁片区的发展潜力。”
对于高铁新城的规划建设,滨州市高铁片区建设指挥部规划设计组组长耿英霞提到“节奏”和“留白”两个关键词。本着聚产业、聚人气的原则,把握好建设节奏,以产业聚人气,以人气引产业,没有好的项目和规划,宁可多给城市留白,也不能降低标准和要求。
目前,随着站前核心商务区、智慧医药产业园等项目的稳步推进,高铁新城这幅城建“大作”正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记者 韩凯 通讯员 张永滨 郭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