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新鲜!公交车也能“网约”-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6/22 08:45:24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滨州:新鲜!公交车也能“网约”

字体:

  随着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多元出行方式的普及,三、四线城市公交乘客流失率高、空载率上升、运营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考验城市管理智慧。

  同时,公交作为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具有惠民、便民、兜底属性,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温度。

  今年以来,滨州市在山东全省率先探索开展小型化公交定制服务,引入“宝宝巴士”、网约公交、定制公交,在保障市民出行需求前提下,既为市民提供了品质出行新选择,又激活了公交业态的“一池春水”。

  低速电动车禁行催生“宝宝巴士”

  6月18日一早,滨州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刘瑾瑜同学上车就座。“7点15分,您的孩子刘瑾瑜已在风度柏林小区门口签到上车。”一条由滨州“优点出行”App发出的短信,传到了家长刘先生手机上。

  人员到齐后,这辆线条柔和圆润、外观萌趣的绿色“宝宝巴士”,忽闪着椭圆形的“大眼睛”,缓缓起步,驶往学校方向。

  7点27分,车辆在校园停稳,司机张青一边提醒孩子们下车注意安全,一边打开车载软件接单,准备将公交车变身“动态巴士”,开始下一程的忙碌。

  自今年4月1日起,滨州市主城区禁行低速电动三轮、四轮车,为方便中小学生上下学开通的“宝宝巴士”,成为今年滨州市民生实事之一落地实施。

  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高效、安全、品质出行。滨州市成立山东巴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购置60辆红、黄、绿三色的6米微型公交,每辆车设11个座位、核载24人,筛选出主城区13所具备条件的学校,推出家校闭环运送服务模式,小区门口接孩子上车,校内下车,点对点接送。对公交进行了“适学化”改造,为车辆加装环车360影像、实时回传视频监控、安全带、防火防滑地板等安全设施;挑选163名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驾驶员和安全陪护人员“一人一档”管理,保障安全运行。

  同时,开发智慧交通运营云平台——“优点出行”App和“优点出行”小程序。学生可实时在线或预约购买月票、学期票,“上车签到”“下车签退”,“一人一码”扫码乘车,相关信息实时推送至监护人手机。

  自3月27日起开展“宝宝巴士”试运营以来,滨州已投入车辆27辆,开通助学巴士线路37条。

  “动态巴士”成为市民出行新选择

  “从渤海十八路帝堡广场东门出发,前往畅清园小区”。6月18日下午,滨州市民李女士通过“优点出行”App下单,5秒钟后就有车接单,系统显示,一辆网约“动态巴士”将于2分钟后抵达。

  “您有新的订单。”李女士乘坐的巴士沿黄河五路左转后不久,随着一声系统提醒,又驶往下一位网约乘客的乘车地点。

  行驶13分钟后,第二位乘客到站下车;不久,李女士也到站,共用时25分钟,比直达多花了6分钟。“附近没有直达公交,骑共享单车距离又远,约动态巴士方便得多。”李女士说。

  4月22日开始,滨州市在限定运行区域内试点推出“门到门”拼车服务,为市民出行提供新选择。

  网约“动态巴士”突破了固定线路、固定站点、候车时间长的短板,兼顾了惠民、运力高、相对高效的优势。滨州公共汽车有限公司企业发展部经理、山东巴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介绍,网约“动态巴士”实行市场价,专车起步价为3公里25元,超过后每公里加收2元,享七折优惠;拼车模式,1人3元、2人4元、3人5元;车辆凭成熟的后台算法系统,综合各位乘客的目的地位置,优化设计行驶路线,以第一位乘客直达目的地的用时为基准,根据后台设置的绕行时间指数,获取相同目的地方向乘客订单,精准高效匹配驾乘资源。

  算算城市经营账

  数据显示,滨州市主城区运营的公交车辆大多为8.5-10米长的车型,设计为座椅26个、核载90人的新能源车,购置价格在100万元左右,而6米长的微型新能源公交,购置价格为40万元左右,费用减少了一半多;主城区常住人口在40万左右,53条公交线路、486辆车,每日每车平均载客量仅76人、每日车均收入仅20-40元。公交车的高空载率,不仅使公共服务企业面临困境,也造成了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

  既要保证市民便捷出行,又要考虑降低成本长效运营,公交车辆小型化成为趋势。滨州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军认为,引入定制公交,既能给市民提供更多品质出行选择,又可激活公交业态发展。

  “动态巴士”试运行一个多月来,每车的日均营运收入约为传统公交的12-15倍,平均每日有1000多人选择搭乘,日最高订单可达1394笔、乘客1996人,公共资源使用效率显著提升。

  业内人士分析,滨州推出的网约定制动态巴士运营模式,以助力学生上下学为主,其余时间开展网约车服务,既为市民出行提供多样化品质选择,也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提高公交企业自身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姜斌 王凯 李苏)(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