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品牌的基石,品牌是企业的生命。
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深入推进生态立市、创新兴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创新实施质量强市、标准化和品牌战略,下大力气抓创新、提质量、创品牌,产业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一批批优秀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为现代化海滨城市精彩蝶变注入动力。
好品山东,品质日照。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省长质量奖、“好客山东”“好品山东”“食安山东”创建,进一步强化平台思维,夯实质量基础,整合力量资源,强化政策保障,推动协同共治,全力提升日照品牌影响力,以品牌发展为“品质日照”增色,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东方大港 向海图强
日照,因港立市。成立于1986年的日照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及原材料中转基地,国家铁矿石运输第一层次港口,中国北方重要的原油、液化品集散地,全国最大的粮食、木材进口口岸和焦炭转运中心。
2022年,山东港口日照港实现吞吐量5亿吨、营业收入100亿元“两个跨越”,吞吐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6位、全球港口第9位,完成集装箱580万标箱,同比增长12.2%。港口铁路集疏港量突破1.2亿吨,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海铁联运业务同比增长25%。
质量是港口生存的生命线,是港口发展的动力源泉。山东港口日照港深入实施质量强港战略,发力品牌战略规划目标,围绕“港通四海、陆联八方、口碑天下、辉映全球”发展远景,全力打造“四通八达、重来重去、联接陆海”的桥梁纽带。
自建港以来,山东港口日照港全面推行质量管理,推进质量变革创新,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今年制定“1345”质量工作提升目标,明确质量推进计划,将内部顾客满意度等质量指标纳入基层单位考核,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考核机制,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的氛围。
通过实施质量强港战略,山东港口日照港规模实现大跨越。2022年实现经营性利润同比增长20.6%。针对港口特点,企业以效率品牌和服务品牌为主线,打造山东港口日照港质量品牌体系,获得山东服务品牌、全国用户服务满意企业,连续多年获得“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荣获“第十三届全国质量奖”“第五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2016年度山东省服务名牌”“首届日照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
如今,山东港口日照港正大力开展生产布局调整,按照“东煤南移、东矿南移、南散北集”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石臼港区南区智慧绿色大宗散货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大宗散货作业智慧绿色新标杆。
面向未来,山东港口日照港将以此次“中国品牌日”活动为契机,抓住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建设机遇,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由物流港向贸易港、由门户港向枢纽港”转型升级,在服务大循环、畅通双循环中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向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努力进发。
钢铁基地 铸造精品
作为日照市的主导产业之一,钢铁产业是全市首个千亿级产业。日照市拥有山钢日照公司和日钢集团两大省级钢铁企业,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列入全省重大生产力布局。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日照规划建设钢铁基地就被纳入了国家和省的战略规划。多年来,从多个钢铁企业选址,到日钢落地、山钢投产,再到钢铁配套产业园区如火如荼的建设,日照人的钢铁梦从构想变成现实。
质量成就精品,精品铸造品牌。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日照市抢抓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建设机遇,持续推进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技术改造,探索出了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山钢日照公司2050mm热连轧产线年设计产量500万吨,产品应用于汽车、铁路、桥梁、船体、建筑、管道、家电等各个领域,拥有世界首创七米高架平台,世界首例采用最先进美国Bloom烧嘴,世界首例超级电容钢卷智能运输系统,世界顶级环保技术和设备,国内最先进技术定宽机侧压、轧机控制技术、边部温度自动补偿技术、轧后冷却工艺、强力卷取技术等多项领先技术。
近年来,山钢日照公司聚焦争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智能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集中一贯质量管理,在行业首创质量门管理模式,建立“精益+智慧”质量管理体系,全力打造精品质量品牌,质量门管理模式被评为山东省质量标杆,公司被评为全国市场质量信用等级用户满意标杆(AAA级)企业。
依托日照钢铁精品钢基地项目的高位规划、高点推进,日钢集团聚焦全产业链,推动行业发展,建成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ESP高质量薄宽带钢生产基地,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3座3000立方米高炉、3座300吨转炉建设取得新突破。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带动上游配套、下游延伸加工及贸易流通等产业链协调发展。
近年来,日钢集团以“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特色板材制造基地”为目标,依托创新驱动发力高质量发展,围绕“绿色钢铁”积极推动数智转型,连续7年居全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极强第一梯队,吨钢利润、亩产效益、人均劳动效率、人均税收贡献、单位能耗效益、污染物效益均位居行业前列。
日照绿茶 香飘更远
绿茶,是日照规模最大、基础最好的农业特色产业,是代表日照城市形象的“金名片”,老百姓心中的“金叶子”。
因自然环境优越,日照绿茶具有干茶墨绿,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等独特优良品质,备受消费者青睐,日照被誉为“北方绿茶之乡”。
一片叶子带动了一个产业。日照已成为山东省茶叶主产区和我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优质绿茶生产基地,与韩国宝城、日本静冈并称为“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目前,全市有茶园面积30万亩,分布在43个乡镇、867个村庄,从业人员30余万人。全市年产干毛茶1.98万吨、总产值38亿元,有涉茶生产经营业户1165家。
近年来,日照严格标准、严控质量,实施日照绿茶“谷雨工程”,成立日照绿茶臻选联合会,从1000余家茶企中选出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优秀茶企,在产品质量、茶园生态、栽培管理、虫害防治、越冬防护、加工、追溯等全领域执行高于国家标准的团体标准,臻选优秀品牌由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院逐一赋码背书。
“日照绿茶”品牌建设成果显著,“日照绿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山东省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名录,获得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日照茶手工炒制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官方评估,“日照绿茶”品牌价值60.07亿元。
以质量打品牌,以口碑得市场。为了保护“日照绿茶”品牌,日照市围绕茶产业发展聚力练内功、提品质、铸品牌,推动产业向着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同时健全追溯体系,推行“一码溯源”管理,提升茶叶品质,推动日照绿茶的口感更好,销路更广。
如今在日照,茶产业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极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日照绿茶”已成为城市一张靓丽“绿色名片”。
当茶园遍及千家万户,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时茶经济已不止于种、炒、销。日照聚力做好“茶产业+”文章,大力开展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科普研学等特色活动,带动茶园民宿、茶园旅游日渐兴起,延伸茶叶产业链价值链,推动茶产业做大做强,让日照绿茶香飘四方,品牌更亮。
阳光海岸 活力日照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以“蓝天、碧海、金沙滩”而享誉海内外,近6000平方公里海域,168公里的海岸线上,绵延着64公里的金色沙滩,构成了独具日照魅力的“黄金海岸”。生态宜居的自然环境,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热情好客的日照人民,合力将这座美丽的海滨之城打造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打响“有一种生活叫日照”城市品牌。
山海相依、风景如画。日照全力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
万平口、阳光海岸、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有“碧空如洗”的海。在沙滩上迎接第一缕阳光,骑行在最美的阳光海岸绿道,感受赶海拾贝的乐趣,体验海滨生活的惬意。
五莲山、九仙山、浮来山、天台山……这里有“奇秀不减雁荡”的山。从山间秀色到悬泉飞瀑,从自然景观到历史文化,吸引游客流连忘返。
东夷小镇、莒国古城、日照海洋馆、日照东方太阳城……这里有文旅融合的网红打卡地。感受市井长巷和人间烟火,品尝各地美食,看海豚表演,逛儿童乐园,让广大游客“乐游日照”“畅游日照”。
这个春天,旅游需求加速释放,日照旅游市场强劲复苏。“五一”期间,日照市监测的18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32.32万人次,同比增长497.02%;实现营业收入4665万元,同比增长666.18%。
携程发布“五一”热门黑马二十地名单,日照成为热度蹿升的小众游目的地之一;百度发布“五一”热门旅游城市榜,日照居第10位;东夷小镇在微信发布的“五一”游玩井喷数据报告中,位列全国单一景区消费笔数第3名。
日照旅游火热“出圈”的背后,是日照市抢抓旅游市场复苏机遇,全面释放文旅消费潜力的勇毅创新与实践,是整个城市为旅游的竭尽全力:丰富旅游产品,拓展文旅消费链,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旅游服务,全面提升旅游环境,不断扩展日照旅游品牌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提升了“阳光海岸·活力日照”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加快了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步伐。(裴颖)(完)